咨询热线:400-853-0855 联系电话:13301875881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诺狮资讯 > 行业动态

空间研究为城市研究打开新视域

最后更新时间:2010-9-15 15:33:57

       城市问题往往表现为土地、居住、工作、社保等,但这些问题的深层本质其实是城市权力、城市权利等空间权、城市权的配置问题。空间权与城市权的非正义化,成为城市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空间与社会的哲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较而言,国外学者更重视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空间化研究;国内学者则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转向,研究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城市化与空间问题。国内空间研究领域的多位学者认为,如今的城市化问题使学界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转向,并为城市研究打开了新视域。

       空间研究在“现代性”中应运而生

    “当下,人类正遭际着空间实践的机遇与挑战。” 同济大学教授章仁彪说,这正是20世纪下半叶所谓的“空间崛起”和社会科学“空间转向”凸显的大背景。

    “空间范畴、空间理论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新兴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忠表示,这主要与人们所遭遇的全球化、城市化等重大问题相关。一方面,面对这些相互纠结的复杂性问题,人们需要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和视域,而空间范畴及空间理论正适合了这种要求。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也使人们对空间的理解进入新阶段。

      空间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学院视角,近十几年在全球马克思主义或激进思潮中成为焦点之一。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大平认为,这种视角不只是围绕空间发展起来的,也是现代性批判逻辑深化的结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空间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国外相关的理论主要为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与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哈维的弹性资本积累与希望空间理论、索亚的后现代地理学与第三空间理论等。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时空理论;其次,不少学者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探讨全球化问题;最后,从空间视角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积累方式。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表示,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零散,目前主要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引进或评述层面。

      建构解释中国城市问题的空间理论

      经过重新阐释的空间范畴为城市研究打开新视域。

      陈忠表示,人化空间、空间生产等范畴,为人们重新理解、重新发现城市的本质提供了新视角。在空间生产视域中,城市不再是建筑、道路、广场等“物”的聚集体,而是天、地、人等复杂要素相互作用的开放有机生命体,一个由人创造、改变,同时又受自然、环境、区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人化空间、可能性空间。人化空间、空间生产理论,也为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向度。

      人化空间、空间生产理论,更为人们重新理解城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陈忠谈到,城市问题往往表现为土地、居住、工作、社保等,但这些问题的深层本质其实是城市权力、城市权利等空间权、城市权的配置问题。空间权与城市权的非正义化,成为城市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从综合空间权、城市权视角观察,可能会发现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的新路径。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突显,使人们开始重视列斐伏尔、哈维、芒福德等西方学者的城市与空间理论。胡大平认为,空间视角在今天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多一种以诞生于西方的反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工具,而是激活我们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作为点。陈忠也表示,借鉴西方空间与城市理论当然重要,但对当代中国而言,更需要从中国城市问题的特殊性、区域性入手,逐渐建构可以解释中国城市问题特殊性的空间与城市理论。

 

诺狮服务
热门专题
诺狮案例
最新资讯
服务热线

400-853-0855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官微更有料

返回顶部